传统和新能源销量此消彼长,商用车的结构性机会来了?
2024-05-28 【 字体:大 中 小 】

近年来,乘用车的新能源化备受关注,但其实商用车才是排放大户。为顺应国家双碳战略和新兴市场需求,商用车也成为了汽车新能源转型的主战场之一。目前,传统商用车销量与新能源商用车销量形成了强烈反差。
3月21日,乘联会秘书长崔东树发文称,近几年国内商用车市场呈现需求快速下降趋势。数据显示,我国商用车全年销量在2020年达到历史新高453万辆之后,便开始呈现低迷状态,到2023年,该数值只有284万辆,相比巅峰时期下滑了近4成。今年1~2月,商用车国内销量实现33.6万辆,同比下降20%。
但另一方面,新能源商用车却呈现出截然相反的发展态势。从2020年至今,新能源商用车销量一路上扬,从10万辆级的年销量已经跃升至30万辆级。今年1~2月,新能源商用车销量为4.1万辆,同比增长97%。
在新能源商用车渗透率上,2020年,该数值只有2%,到2023年已经增长至11%,今年前两个月,该数值进一步上涨至12%。
和新能源汽车超30%的渗透率相比,新能源商用车的渗透率总体较低,未来仍是一片蓝海。但与此同时,业内也达成了共识,认为目前新能源商用车的发展仍存在一定瓶颈。
近日,上汽通用五菱方面在一场多方对话中表示,在商用车加速向新能源转型的趋势下,部分新能源商用车在性能、补能等方面仍有短板,相较售价仅在万元级的燃油微型货运车,同级新能源商用车售价普遍在10万元以上,价格虚高、套路贷等行业乱象层出不穷。
此前,远程新能源商用车集团CEO范现军在接受记者采访时也表示,作为工具属性更强的新能源商用车,消费者在购买时主要考虑的还是“经济账”,这主要分为两个部分,一部分是初期购车成本,另一部分则是日常运营成本。客观地说,新能源商用车如今渗透率低的原因之一在于其高企的初期购买成本。不过,新能源商用车日常运营费用相对较低,可以部分弥补上述劣势。
而通过对用户需求的精准洞察,打造极致性价比的产品是五菱品牌的主要市场打法。针对新能源商用车的行业痛点,上汽通用五菱也在前不久推出了五菱扬光,这是基于五菱全新新能源商用车架构打造的首款车型,提供230km和300km两种续航版本,售价区间在7.18万元到8.38万元。
据悉,五菱扬光主要面向四类人群,分别是平台货运司机、个体商户、集团车采购商户以及C端非平台货运司机。
除上汽通用五菱外,宇通也计划在近期推出新能源商用车产品体系,覆盖“出行、物流、作业”三大应用场景。
随着行业的共同推动,据多家行业机构预计,2024年我国新能源商用车的销量有望突破60万辆,渗透率将达到13%,到2025年,该数据预计将突破15%。
举报 第一财经广告合作,请点击这里此内容为第一财经原创,著作权归第一财经所有。未经第一财经书面授权,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,包括转载、摘编、复制或建立镜像。第一财经保留追究侵权者法律责任的权利。 如需获得授权请联系第一财经版权部:021-22002972或021-22002335;banquan@yicai.com。 文章作者
肖逸思
相关阅读
在不增加劳动、资本、土地等投入的情况下,产出可以增加,这就是数据作为第五要素的最根本作用。
02-27 14:49 次新权益类基金净值异动 基金经理挖掘结构性机会次新权益类基金净值异动 基金经理挖掘结构性机会
02-08 07:22 市场延续弱势震荡格局 如何把握结构性机会?|午间论市01-24 12:09 大幅调仓 外资公募多主线挖掘A股结构性机会
01-24 11:19

2024年第二周新能源销量榜:赛力斯AITO问界蝉联榜首
01-16 15:18 一财最热 点击关闭
猜你喜欢

你为什么这么焦虑?


敷尔佳获得外观设计专利授权:“眼膜”


旧支付,讲不出“新故事”!是当前支付“最大的困局”


国家统计局城市司首席统计师王中华解读2025年3月份商品住宅销售价格变动情况统计数据


解锁财富密码:发现最佳炒股配资平台


东利机械(301298SZ):拟与清华大学合作开发高性能的磁悬浮主动悬架减振器


陈茂波:港股市场具备相对有利条件


提高上市公司质量 夯实资本市场发展之基


保险日报:专属商业养老保险来了!60岁就能领 可以确保基本收益


沪指震荡微涨、深成指小幅走低 300增强ETF(561300)跌02%


视频|李俊:2025年投资风险需关注,科技突围成色是关键


中国人民银行设立股票回购增持再贷款 支持维护资本市场稳定运行


4月30日春秋转债上涨117%,转股溢价率2177%


“首例”频现科创板包容性凸显,信披制度仍将持续完善


交易真相,交易市场,什么是正确的交易方向?


邦达亚洲: 初请失业金数据表现良好 美元指数小幅收涨


致全体外卖骑手兄弟们的公开信


中国银行间市场交易商协会:近期有不法分子多次伪造协会公文、公章实施诈骗 已依法报案


规模跌落至1800亿!老牌公募长信基金,怎么了?


13万亿元超长期特别国债明起发行 较去年提前一个月 规模增加3000亿元
